宜宾市珙县:守护非遗瑰宝 共建精神家园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珙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熊宗会凭借其卓越的技艺传承与创新贡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列,成为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又一标杆人物。
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以其独特的构图、纹样和色彩记录着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珙县苗族蜡染以蓝白两色为主调,色调丰富、层次分明,以其独特的蜡染工艺被誉为“川南苗族蜡染之乡”,2024年,珙县苗族蜡染获“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
珙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截止目前,珙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9项,其中国家级1项(苗族蜡染技艺),省级6项(苗族古歌、川南山歌、珙石雕、苗族织布技艺、李氏正骨术、僰人传说),市级17项,县级115项。修建了1个县级非遗馆、2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个省级非遗体验基地、17个县级非遗工坊、64个县级非遗传习体验基地,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平台。
传承人队伍的建设是提升非遗保护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活态传承、创新传播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珙县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73人,传承集体10个,其中已公示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16人,县级154人。珙县各技艺持有人和各级传承人,以精湛的技艺和绝妙的艺术展现了非遗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下一步,珙县将持续加大对中华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一是聚焦品牌建设,充分利用“非遗四川百城百艺”等品牌,带动各项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二是聚焦人才培育,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的培育,实施“匠人匠心”计划,打造一支以传承人为核心力量的工匠人才队伍,提升技艺水平和产品的质量。三是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大非遗产业,探索“国企+村企+传承人+高校”等合作模式,让珙县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过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逐渐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供稿:珙县县委统战部 熊艺梅)